时间:01-27 20:23:50 浏览:6376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房地产知识
中海地产解密:地产潮涨中的专业守望者
经济观察网讯 中海与万科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双子星座。尽管中海与万科同为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然而起源与发展的路径殊异,两家企业的行为、成就迥然不同。但是,作为国内房地产业的标杆,其企业行为、成就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企业个体之中,而是波及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尤其是1998年商品房市场放开之后,2005年继起的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与全行业爆发式成长与整合阶段,标杆企业的路径选择、发展模式对全行业影响将更加深远。
行业标杆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伴随着自2005年以来的房地产业爆发式增长、流动性过剩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发力,万科的发展模式开始受到大众、投资者、业界的广泛推崇。万科,犹如流行歌星,声名广泛、影响力骤升,是旋风般急进。而业内的众多企业,对于万科,犹如超女、快男对流行歌星的崇拜与模仿。
万科所代表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急进的特征:2004年土地招拍挂以前,土地资源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瓶颈,启动于2005年的国内房地产行业爆发式增长开始呈现出不同的要素特征,资金已开始取代土地成为制约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瓶颈。而2006年以来的牛市开始为众多上市房地产企业带来充裕的资金,烙印着类金融特征的国内房地产企业开始选择了当然的发展模式:融资、圈地、迅速扩张规模,而房地产开发的过程环节则完全依赖于外部协作完成。
以万科为代表的企业开始了以追求规模为基点的发展模式,将房地产发展的过程环节:项目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装修、大宗材料采购、销售、物业管理等业务单元,都寻求战略合作者外包,而将专注于融资、拿地,以及对房地产各个业务单元的管控。这一模式之下,只要有钱、拿地,就可以赚钱。在这一风潮之下,市场开始涌现出更多拥有雄厚资本,但是并无房地产开发经验与历史业绩的企业蜂拥进入,并备受追捧。
这一急进的扩张模式似乎最能在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潮涨时抓住发展机遇,万科引领的这种风潮,令地产的金融属性更为彰显,但同时,由于项目繁多,使得管理半径陡然增大,对于工业化与标准化尚处于摸索阶段的中国地产业应当说是个不菲的挑战!
中海地产,则代表了对房地产行业专业本身的坚守与专注。相对于流行歌星,中海更像是美声唱将,功底深厚、稳健而内敛。在房地产行业供不应求的当前市场,保持稳健的财务策略,追求高质量的扩张,利润来源均衡分布于港澳以及内地19个主流城市。在房地产开发各个过程环节、业务单元能力提升着自身的延展能力,注重在业务发展模式上对房地产开发各个过程环节的内在价值的深度挖掘。
2007年8月28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协会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和詹天佑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委员会评定的詹天佑大奖正式揭晓,在20个“2007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的住宅项目中,中海地产以其高度的专业控制能力独占7席,占总量的三成多。其中包括深圳的中海·阳光棕榈园、香蜜湖第一生态苑、中海·大山地、中海月朗苑、上海的海悦花园、北京的中海安德鲁斯庄园、长春的中海·水岸馨都。设于2003年的“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被誉为目前中国房地产界的最高专业荣誉奖项。
2006年,中海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2006年度最佳中国品牌”,2007年1月,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688HK)获选标准普尔公司新推出的全球40大上市房地产公司指数成分股。在当前的国内房地产热潮中,中海地产这个房地产专业的守望者在持续稳健的发展中所遵循的企业发展模式,无疑是更值得研究的对象。
稳健的财务指标:规模与资金利用效率之间的平衡
如果就财务指标中的盈利能力来衡量,从2006年报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净利润指标上,中海地产一骑绝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