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三不管小区”如何破解物业管理难

时间:01-27 20:27:35 浏览:6126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物管经验

  为了让小区居民更放心,业委会每年定期会把财务账目在小区里公开,让每一个居民来把关,让他们对自己所交每一分钱的用处和去向都心知肚明。

  ●诀窍三

  提问 物业费单价只有 3毛,如何能提供3元的服务?

  回答 去除物业公司营利这一环节后,居民们就能交尽量少的钱而享受到不错的服务。

  在取得财务权后,小区业委会成了物业工作人员事实上的老板。业委会不拘一格“招兵买马”,邀请了一些从基层单位退休,有社区工作经验的退休业主一起加入到小区自治中来。还突击“提拔”原在小区内做园艺绿化的老师傅做义务“物业经理”。中间省掉了物业公司利润这个中间环节。

  就是省略了这么一个环节,居民们每年交的物业费总数就省下了10多万元支出。省下的资金用于添置治安探头、楼道大门的维修等居民呼声较高的急需事项中,更让居民们对交物业费有了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探讨篇】

  官渎花园管理模式能走多远?

  ——关于业委会直接管物业的不同声音

  ●业委会:

  “自治意识”加“奉献精神”

  官渎花园几年来变化显著,业委会主任陶元庆、副主任顾丽霞引以为自豪的,就是他们强烈的“自治意识”加“奉献精神”。正是有了这些可贵精神,才有了官渎花园的今天。

  同时,他们也坦言,没有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支持,他们无法走到今天。顾丽霞说,“新际物业”要撤出时,业委会找到其上级“鸿鑫房产”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当即表示只要小区能自负盈亏,愿派人继续到小区维持物管。关键是,他把物业的财务权交给业委会,让业委会彻底掌控物业工作。小区里有几十户是原当地娄北村的拆迁农民。他们在小区所在土地上住了几十年没交过钱,让他们交物业费难度很大。顾丽霞回忆,他们到相城区信访局反映情况,有关负责人正在午休,听到走廊里的脚步声,主动开门接待。找到娄北村后,村里很快拿出1万多元交了当年物业费,并承诺负责今后的物业费。当时,小区尚未住满,不少楼房还空着。市土地储备中心获悉后,按照物业管理条例承担了空置房的物业费。业委会还要感谢平江区法院。小区有少数不讲理的“老赖”拖欠不少物业费和停车费,平江区法院给予了法律上的支持,为他们追回不少欠费。

  虽然小区物业工作目前有声有色,但业委会成员的担心也不少。最担心的还是官渎花园至今没找到“娘家”,不知该归相城区还是归平江区管。没有归属街道、社区和居委会,业委会不得不承担很多职能。

  “等我们这些人干不动后,官渎花园可能‘一夜回到过去时’”,顾丽霞不无担心。

  ●政府:

  “业委会直管”非长久之计

  这一担心得到了苏州市物业管理部门的认同。苏州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退休人员组成的业主委员会进行的业主自治,在理论上看似很美妙,但其持久性并不被人看好。相关人员提出了三个疑问。

  首先,小区业主自治的法人主体资格在现行条件下没办法解决。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比如小区内发生了火灾,物业公司本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业主自治后,没有人可以为这类事故承担法律责任,受损失的还是全体业主。

  其次,业主自治对小区居民的自治意识要求很高,因为很多原本物业公司服务的项目都要靠业主自己动手解决,容易引发业主与业委会的矛盾冲突。

  最后,业主自治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人愿意为小区奉献。而现如今,“活雷锋”式的业主也许有,但不能说每个小区都能找到这样的人。这也是官渎花园物管模式很难被复制的关键点。

  ●记者:

  好不好,别急着下结论

  官渎花园物业管理之变化让很多专业人士大跌眼镜。在动迁小区中,物业费收缴率超过了8成,说出去是个很傲人的成绩了。从长久来看,官渎花园物管模式也许持续不了很多年,也不具备通用性,但我们依然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反思现行小区物业管理的标本。

  10多年前,个人住宅市场开始启动。小区卫生、绿化修建等被冠之以“物业管理”的头衔,并引入了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原本由单位或者街道居委会操心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纯商业模式。业主出钱,物业公司帮你服务,但中间始终有个问题无法绕过去:业主要求的是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而物业公司作为商业机构自然以追求最多利润为行动标准。因而,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官渎花园业委会主导下的物业自治让我们看到,原来物业公司也不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有个前提:小区业主是否都具备了业主自治的觉醒意识。

  我们的看法是,官渎花园物管模式好不好,别急着下结论。

(编辑:于欣)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如何  物业管理  物管经验物业管理 - 物管经验

《看一个“三不管小区”如何破解物业管理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