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认为,空间范畴是中观经济学的第一范畴 ,中观经济学是微观、宏观经济学之后的一个新的台阶,是"经济学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我认为,主要以价值关系来阐明的传统经济学大厦,就其本源和本质而言实际是一种'时间经济学',即是以劳动时间创造价值的观念为基石建立起来的大厦。" 我至今仍然持这些观点。但是,现在看来,空间经济理论还需要发展,同时运用空间经济理论指导解决中国城市经济实际问题更形重要,于是形成我以下一些研究提纲式的想法。
一、 空间经济理论的基本范畴
作为经济学的"空间"概念,应赋予真正的经济意义,少不了要有以下基本范畴:
空间价值 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是事物存在的形式,人类是首先在哲学思维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进一步从自然科学角度证实这个问题,并且指出它与物质运动有密切联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落后的经济学应该赶快补上这一课,再也不能仅就劳动时间来论产品的价值,而必须引入空间要素,也就是说要建立空间经济理论。而空间经济理论首先需研究空间价值。空间价值与时间价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树立所有劳动产品的创造,既是一定时间的产物也是一定空间的产物的观念。农业生产空间有价值,工业生产空间有价值,车间、工段、机床、工具的布局组合空间有价值,但是最有价值的是城市空间,现在研究得最不够的也是城市空间的价值。
空间成本 经济学是节约之学,节约资源是经济学的首要任务。而"资源"是什么?把一切构成产品的物质实体的物质,如矿藏、农作物、劳动力等等视为资源,这是传统经济学视线所及的主要部分,其中万万没有把空间资源包括在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空间资源不仅实实在在地存在,实实在在地重要,而且也看到了它实实在在地紧缺,所以不计空间成本是不行的。我们所熟悉的空间成本只是土地成本,而这仅仅是平面空间;其实在城市还有立体空间,城下城、地铁是要特殊付出使用成本的;地上建筑物的高度也有空间成本,一般与其高度成正比。除此之外,还有空间联系成本。一个生产厂家的选址,其与原料供应地和市场的距离远近及其相应的运输成本,是它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空间效用 传统经济学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商品的效用研究颇多。而土地作为商品的效用考虑很少,至于空间效用的概念更为短缺。其实土地作为最大商品,其效用最大。不过作为城市考虑土地的效用与农村有很大差别,农村主要考虑它生产农作物的土质肥度,而城市主要考虑它承载地上建筑物的地质硬度。由于城市经济的复杂性,城市空间效用有了许多奇妙的变化。所谓级差效益,实际是由级差效用所生,级差效用又由复杂的经济社会相邻关系所生。而且一般商品效用会有磨损以至殆尽;而城市土地效用不会磨损,更不会殆尽,而且可以再生。还有城市空间的立体效用,会随其地上、地下和空中的位置不同而有明显差别。城市空间利用还会有时效性,虽没有农村四季那样分明,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北方冬天城市,草木枯萎,其旅游效用将骤然降低;南方夏天城市,再加热岛效应,其市中心区效用也会减少。
城市空间经济理论就是要研究城市空间价值、城市空间成本和城市空间效用这些基本范畴。
二、城市空间经济存在的主要形式
城市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经济聚集体,没有一定的城市空间,城市经济就不存在。因而,城市经济的增长变化与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变化具有同一性;城市经济增长和变化的规律性,决定了城市空间的拓展与变化也具有规律性。
城市经济聚集空间 由于非农产业的特点和技术条件,由于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的存在,使城市生产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呈聚集性增长。聚集中的城市要素具有广泛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和羁留效益,它是生产生活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先发优势的存在和地理、人口、资源各种优势的发挥,使首先聚集的城市空间进行性增长,因而大城市化总是必然的现象和有利于经济进一步蓬勃发展的推动力。城市经济聚集,也就是城市质量(是mass,不是quality)的增长,也就是城市极核作用的加强,就是城市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强化和城市经济场效应的出现,于是决定了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关系和联动关系。
城市经济运行空间 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着的事物,经济是运动着的经济,它的静态存在需要空间,同样它的动态运行也需要空间。静态存在的空间不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如削足适履;动态运行的空间不够更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如捆绑押运。我们过去对经济存在空间的重视是不够的,对经济运行空间的重视就更不够了。从城市建设欠账中可以看得出来,厂房生产空间不够、工人住宿空间不够是问题,货运、客运交通不畅,装载工具与道路面积不够更是问题。一个"挤"字了得,挤掉了必要空间,也就挤掉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经济运行空间与经济存在空间相互之间应有适当的比例关系,这也是很重要的客观规律。
城市经济结构空间 这里的结构二字既是名词也是动词。作为名词是指城市经济的静态结构,譬如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就需要空间的支撑。空间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影子",如影随形。没有相应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也就不存在了。同样地,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优化也需要空间结构的相应优化,也是如影随形。作为动词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变化,它是随时随地发生的。也就是说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同时要考虑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二者也可以被看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反过来对内容也会起制约作用。城市经济结构空间是城市经济聚集空间与运行空间的综合,是经济聚集和运行的最终空间要求。它既可以从微观角度考虑是城市内部的空间面,也可以从宏观角度考虑是城市内外相结合的区域面。归根到底,现代的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离不开以城市为中心的空间结构的优化,二者的关系极大。
三、城市空间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空间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单元空间与营运空间。
城市单元是城市的细胞或基本单位。有了这些单元空间的健康发展,才有整个城市的发展。我们选择主要几种单元空间论述于次:
企业空间 企业是城市的生命基础和发展动力,二、三产业的企业都一样。企业空间要有利于生产、经营和劳动。狭小的、龌龊的空间既会影响产品、商品的质量,也会影响劳动者的健康;过大的空间也会影响生产、经营的效率,提高企业的成本。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前者,特别是在某些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企图通过节约空间成本牟取暴利。城市管理者和工会工作者不仅要注意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也要注意劳动者的必要的空间条件。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利用企业空间的改进来提高生产、经营效益,这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包括企业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配置和规模效益的利用。一个有经验的生产厂家,会知道如何配置生产流水线,车间如何采光,如何绿化美化净化厂内环境;一个有经验的商场经理,如何摆放或调整柜台布局会成为他(她)经常考虑改进的重要课题。其实,事业单位的空间改进也有重要的意义,不过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与企业不同,它会由于不计成本存在奢侈的倾向,尽管这方面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
居住空间 人是社会的主体,居民是城市的主人,人的呼吸、饮食起居要有起码的空间要求。人居面积不到4平方米,被称为困难户,其困难在于生存的困难。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享受,对空间扩大的要求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但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条件下,满足人们居住空间要求,只能有适当的指标。这个指标往往只用平方米计,其实更标准的是人所需要的立体空间,在室内用立方米计可能更为合适,否则会给一些房产商以压低房屋"柱架"(高度)谋利以可乘之机;不仅如此,一些旅店老板也有追求降低房间高度的倾向,给人压抑的感觉,也影响空气流通。看来城市人居空间的改进存在科学与营利之间的矛盾需要改进。近年来,各地房地产商对住房厅室结构颇多改进,不断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可喜现象,但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余地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空间 房地产规划,房地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