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8:26 浏览:6797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房地产培训
物业管理学科介绍
中国大陆在住宅区实施物业管理始于20年前深圳学习香港和国外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住宅建筑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局面,产权多元化,而且设施多样化,所以极需要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过去物业管理长期不受重视,从业人员的学历及专业水平偏低,现在房屋的管理日趋复杂及专业化,对具备物业管理知识的人才非常渴求。物业管理是一门跨多学科的新专业,单靠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配合有效的沟通技巧与独特的管理方法,所以物业管理是一门建基于科学与专业服务的管理艺术。
另外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关注,使得物业管理愈发显得重要。
为了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国家和有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这一重要决策,指明了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关部门也先后制定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和一些规范性文件。
物业管理作为专业化的管理,需要各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进行物业管理上岗证培训,旨在促进管理、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职工服务技能的全面提高。
职业道德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
学习内容:
一.职业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一)职业:
1、定义――是指人们从事的有合法收入的比较稳定的工作。
2、特性:
(1)专业性——不同职业在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劳动手段方面各具特色。
(2)多样性——存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一切领域。
(3)技术性——不同职业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
(4)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职业被新的职业取代。
3、职业的演变: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出现分工-产生职业
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今天
职业种类不断更新、增加,内容在改变,结构在调整
职业资格
定义——是对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能的基本要求。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种职业必备的学识、技能的证明。
与学历证书不同点:集中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对劳动者上岗进行的严格的资格认定,实行
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
(1)是求职的必备条件。
(2)是胜任岗位职责的标志。
(3)是增强竞争能力的手段。
道德定义——在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