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形象与促进经济增长

时间:01-27 20:28:00 浏览:6150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房地产规划

    二是城市建筑物、街道的布局凌乱、无序,风格、色调各取所需,违章违规建筑不少, “长官项目”不少,低格调、无意义的城雕不少,各类不同功用的场所混在一起不少。给人一种整体上杂乱无章的感觉。城市整体效果非常差,景观极不协调。特别是最近几年从“别墅热”走进广场热,追逐“欧陆风”,这种不顾国情,不顾地方实际,大大超越了经济能力的城市形象建设,实际上不能给人以实在的美感,不能提高城市的实际品味,对外资不会产生多大的吸引力。杂乱无章,脱离现实需要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
    三是给排水、能源、交通、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不配套,跟不上需要。尤其是对这类设施的管理水平低,利用率低,服务质量低,给人们不方便之感。不能提供优良服务,甚至不能提供基本服务需要,怎么能提供别人进来投资盈利的条件呢?
    四是城市文化环境差,不仅品味不高,缺乏民族风格,更没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不出地区的文化精神。比如广西众多的城市包括县镇,就难找到南国市镇的风格,即使梧州这个原来极有南国小城风格的城市,现在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变得与其他城市差不多了。南宁是自治区首府,是广西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云集的地方,也感觉不出多少文化品味来。 '五是城市政策环境适应不了扩大开放的需要。这一点在广西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似乎开放政策不少,配套文件不少,享受优惠不少,但就是落实不到位,推诿太多。
    六是行政工作效率不高,有关部门官僚作风严重。一件普通的事,在别的地方,几天甚至更少时间便可办好,一个门口进去可以办成,但在广西有的城市要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以把你拖垮。外商听说就怕了,还敢来一试吗? 
    七是劳动力和专业人员素质差。这主要是对教育不够重视,长期以来投入的教育科技经费比例在减少,教育质量上不去。对劳动力的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提高抓得不紧。对知识分子的使用,知识的更新更是注意不够。 
    八是腐败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一谈交流,一谈引资,一谈合作,就是吃吃喝喝,迎迎送送,把这当作交流合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实际上破坏了城市的引资、利用外资的形象。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在经济国际化大潮中,在国际资本流速加快的情况下,资本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利益,这一本质是不变的。哪个地方能给资本提供高额利润,资本就可能流到那里。一个城市对外部有无吸引力,外资(包括国外、境外资金及城市以外资金)是否愿意进入该城市,取决于这个城市软、硬环境的综合状况,即这一城市的形象是否良好,能否为投资创造好的发展和盈利条件。上述城市形象建设存在的值得反思和注意的地方,就会形成引资障碍。因此城市形象是引资搞开发的重要基础条件,每个城市只有给外界以好感、美感、实感、特感的形象,才可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有效地吸引外资。 
    三、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个科学问题。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坚固防护装甲的美国陆军优秀专家齐治·巴顿中校说过这样一句话:"尽可能地找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事实上,问题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巴顿中校找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舒马茨工程师做"冤家"搭档,从找"问题"进行"破坏"试验着手,最终研制出品质优异的防护装甲。这一外国事例,在某种意义上也给我们如何建立良好城市形象提供启迪:我们能否从目前城市形象存在的不足出发,想方设法去弥补这些不足,解决好目前城市引进外资上存在的问题,如此去推进城市良好形象的建设呢?我看是可能的。 
    针对上述城市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城市形象战略研究。我们把城市形象定义为是社会公众,包括各个方面、各种群体、各个层次对一个城市的一般认定和整体综合评价,它的实质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有效结合和最具体的载体。那么,要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必须有一个战略来指导。战略是决定策略的总纲。建立城市良好形象,不是肢离破碎的行动,不是一种简单或复杂意义的包装,更不是为领导政绩添彩增色的权宜之计,而是要从根本上,持续长远地使城市增强吸引力,促进城市发展进步。这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事情,因此需要有总体上的筹划。战略包括建立良好城市形象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建设的内容、步骤,及其所要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等等。 
    (二)合理进行城市形象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好形象设计。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建设的目标基础,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方向。科学合理的城市形象定位,给形象战略具体化,构造起形象建设框架奠定好的基础。然而,正如专家所言,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有赖于对城市形象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由此而言,要准确地给城市形象定位,既要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又必须重视保持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维护民族的、地方的传统特色。在实际上就要做到坚持历史的、现实的与未来的三个相联结;坚持理念与功能、环境相统一;坚持独特性与开放性、城市共性相一致;城市形象定位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城市形象定位既是客观的,又包含有主观因素;既是历史铸就的成分,又要体现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此在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时(有时往往是主观意志的体现),一定要实事求是,对城市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尽、客观、科学的分析、研究,在这基础上准确定位。决不可为搏一美妙的虚名,为某领导政绩添彩增色而命名定位,或忽视形象的综合性、整体性而有所偏颇,这都是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时要注意的。 
    (三)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这不仅让我国广大民众对城市建设工作放心,也让国际友人及乐意来华投资者增添了信任感。因此,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要按照《城市规划法》确定的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原则,例如保护和治理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突出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原则;保障城市安全和各项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等,以此来指导搞好城市规划,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进程,有效地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素质。城市规划要围绕城市形象定位进行。搞好城市规划,不仅是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形成更为合理的布局和发展框架,从深度和广度上予以新的开拓,使规划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人大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强化其法律地位,同时依法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使规划在建立城市良好形象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搞好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树立城市硬环境配套协调,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形象。城市功能是否完善,是城市吸引力之所在的硬条件,是吸引外资的一大筹码。城市服务功能是否有显著增强、并逐步完善,取决于给排水、能源、交通、通讯、市场,以及住宅、文化教育设施、环境改造等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即一个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能否给人们生产提供完善服务,给人们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一般地说,城市具有多种功能,但由于城市的区位和要发挥的作用不同,又会有一两种突出发达的功能成为该城市的主导功能。比如一个交通枢纽城市,其交通运输服务功能一定非常发达和完善。一个旅游城市,其旅游所需 的服务功能一定发达和完备,如此等等。因此,搞好城市基础设施要围绕强化城市功能进行,完善城市功能又必须同城市形象设计协调起来,而城市形象设计又要同城市历史和发展趋势协调起来。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迎来信息社会之际,要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发展互联网,加强信息和网络管理作为搞好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强化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房地产规划房地产规划

《论城市形象与促进经济增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