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8:38 浏览:6211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物业管理知识
探索企业体制改革新路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发展
文/曹学昌
笔者所在的昆仑商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商城物业)成立于2002年1月,是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公司和香港顺迈集团合资的国有控股企业。两年来,公司在国有控股合资企业体制创新之路上不断探索,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一、确立市场化物业管理经营理念,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实施企业体制改革。
昆仑商城物业在实施市场化体制改革的工作中,按照国有控股合资企业的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机制转变、管理服务规范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调整和创新。
第一、打破体制束缚、转变用人观念,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由于昆仑商城物业最初是由哈尔滨房产住宅局出资组建,现隶属于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每年都要接收部分退伍转业军人和国家统分大专毕业生,这些系统子弟的思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自己是国家正式的职工,具有天生的优越性和优越感,不能跟上规范化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合资企业的另一方香港顺迈集团也保留了部分员工,这些人员已经习惯了外资企业对他们实行的物质激励措施,怀疑公司是否能够继续执行原有的用人机制,保持待遇不变。为此,昆仑商城物业按照现代化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遵循“能者上、庸者下、劣者退”的原则进行调整、创新,针对房地系统子弟的“铁饭碗”思维,在岗前培训和试用期内由公司进行综合考核,不能转变观念、服务意识差、不能跟上公司发展的,退回原分配机关。对于顺迈集团保留的员工,公司将继续留用,按照人事管理制度对级别、薪资待遇重新调整,使确实有工作能力、服务意识较强的员工,能够在公司发挥重要作用。公司成立之初,经过三个月的磨合调整,来自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批员工迅速融合,实现了公司的平稳过渡,建立起一支服务意识强、人员素质高的物业管理服务团队,消除了来自开发商和业主的疑虑,同时也确立了企业高品级服务的良好形象。
第二、调整管理机制,适应市场化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公司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不断调整经营管理机制,实现了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与兼顾,不断调动企业员工管理企业、建设企业、发展企业的积极性。公司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全部实行全员聘任制,在管理工作中,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无论是来自国企还是外资企业的人员都要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按照个人能力、绩效评定工资、奖金。
公司下属各管理处实行目标责任制,按照收费面积、服务品级要求,制定人员工资、设施设备消耗目标,公司按照管理处提出的人员编制配备人员,来控制费用消耗。在保证服务品级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开源节流。年终评定按照目标落实情况、费用收缴情况以及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满意情况,对管理处实施奖励和处罚。
一线服务人员和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实施星级评定制度,由综合部、安全部、管控中心三个部门联合考评。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没有违纪行为的评为“三星级”员工,挂牌上岗,享受正常工资、福利、奖金待遇;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为公司和业主做出重大贡献的,相应评定为“四星级”、“五星级”员工,工资、奖金上调;对于工作表现一般,自身要求松懈,不能积极进取的员工,按照要求评为“二星级”、“一星级”员工,薪资待遇下降,连续2个季度被评为“一星级”的员工公司将做劝退处理。
收费工作是物业管理公司的重要工作,为了充分调动收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对行政收费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弹性工资,并采取奖罚结合的激励制度,即能够完成公司即定指标的,享受正常公司待遇,能够超额完成指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将按比例给予奖励、提成。调整后的管理机制使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公司在2002年提出了“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基础性服务理念,按照这一理念,公司对治安、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