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8:00 浏览:6239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物业管理知识
物业管理顾问(咨询)是通过现场参与提供物业管理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性的工作。物业管理顾问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在一些国内大城市里零星出现,当时基本上是一些高端楼盘聘请国外的知名顾问公司来做顾问。随着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化的进程,物业管理顾问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已经遍地开花,国内稍有名气的物管企业基本上都开展了这项业务,并出现了如公元、之平管理、诚则成等这样的专业物业管理顾问企业。以长城物业为例,自2000年7月正式担纲东莞新世纪豪园的顾问开始,截至2006年底,共在国内22个城市承接顾问项目50余个,顾问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
近一两年来,物业管理顾问的热度有所下降,一些企业如金地也开始紧缩战线,舍弃了顾问业务。一些顾问项目合同中止、收不到钱的消息也时有耳闻。物业管理顾问行业到底怎么了?出路在何方?这已经成为每一个物业管理顾问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观察近年来物业管理顾问行业的发展状况,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合格咨询师难觅,廖化充当先锋
一般顾问合同里约定的咨询师数量为1-3名,而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却几乎涵盖了物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咨询师尤其是驻场咨询师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不但要具备物业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一专多能,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培训能力和敬业精神。一些企业由于发展过快,人才缺乏,或是合同金额过低,出于成本考虑,派出的咨询师素质不高,甚至只是保安队长就单独掌管项目,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也为以后合同的履行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二、人才流失严重,顾问变成甲方
由于我国物业管理发展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地域差异,大部分的咨询师都要在异地工作,而且咨询师的职业生涯前景不明朗,公司提供的补贴又不具备吸引力, 因此很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做咨询师,或者做了一两个项目后又回到了管理处重操就业,很少有咨询师能做到三年以上的,入行两年的已经算是资深顾问了。而一些出色的咨询师被甲方(开发商)看中,重金挖角,一跃变成了甲方高层,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人才流失已成为限制顾问行业发展的瓶颈。
三、市场竞争激烈,五千元也可请顾问
物业管理越来越受重视,本该不断提升的物业管理顾问费却在不断下滑,从前几年的平均100万/年已降至现在最低5000元/月。原本只在全委项目出现的招投标方式,近年来也频频在顾问项目的选择中使用,为了中标,只得忍痛压价。顾问项目的收益率越来越小,形同鸡肋,物业公司老总们也越来越不重视。
四、顾问形式化,顾而不问
一些开发商请顾问只是为了买一个金字招牌,成为项目的一个卖点,而不是为了提高项目的物业管理水平。有些售楼广告上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的名称,打出的却是“物业管理顾问——XX公司”。目标的偏差导致了行为的缺失,一些顾问公司也乐得顺水推舟,坐收渔利。某公司物业顾问按合同规定,本该保证每月一定工作日常驻项目,可却与被顾问物业协商,干脆不去了,顾问方可以省去机票钱与食宿费,被顾问方也买下一副金牌匾与一身轻松。
五、顾问无实权,难以见成效
顾问一般有两种形式,指导式顾问:咨询师只负责指导,不直接参与项目的管理;操盘式顾问:咨询师在指导的同时,还兼任项目的管理职务。绝大部分项目采用的是第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顾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否采纳的主动权就掌握在甲方手里了。有时候,咨询师提出的建议非常好,但可能触动甲方的经济利益,甲方往往就不予采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