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5:53 浏览:6149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物业管理知识
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建管之路摘要: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28年的发展中,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在自身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创造了内地物业管理发展史上多个第一
文章来自www.fangxiucai.com
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建管之路--第一家专业化、规范化、一体化物业服务企业
今年4月22日下午,当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物”)总经理陈家发从“第六届深圳知名品牌颁奖典礼”上捧回“深圳知名品牌”奖牌的时候,他深深地感觉到,公司全体员工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像当年的创业者那样,向一个更新的目标开拓一条创业之路了。
开拓创业路
28年前,深物的创业者们就是从零开始,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拓了一条我国内地的物业管理之路。创业初期,公司只有5名员工。创业者们在一间简易工棚里白手起家,在国内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公司资金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锐意开拓,艰苦创业,仅靠3.4万元财政借贷,开始了初期运作,对东湖丽苑实施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努力为业主住户创造安全、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创业之初,公司就把“依法管理,业主至上,服务第一”作为管理宗旨,并采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收费原则,走出了一条“自我运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型房产管理之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1981年5月,公司组织了考察团,前往香港参观考察取经,借鉴香港物业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特区改革开放的实际,为业主提供各种优惠服务,同年9月,东湖丽苑的216套商品住宅正式交付使用,我国内地第一个小区管理处——“东湖丽苑管理处”应运而生。作为我国内地物业管理的先行者,公司创造了诸多第一,为物业管理在全国的发展创造和积累了许多鲜活的经验和成功的示范。
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28年的发展中,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在自身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创造了内地物业管理发展史上多个第一:
1.第一家专业化、规范化、一体化物业服务企业——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第一个涉外商品房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处——东湖丽苑管理处;
3.第一家深港合资物业清洁公司——深圳香港物业清洁管理有限公司;
4.第一幢涉外商业大厦管理处——国际商业大厦管理处;
5.第一块使用权公开拍卖的土地开发的住宅小区管理处——东晓花园管理处;
6.第一本我国物业管理专着——《深圳经济特区涉外商品房产的管理》;
7.最早提出“依法管理,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口号;
8.首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和“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有偿服务模式;
9.首创“综合一体化”物业管理模式。
在2008年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时,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地产管理局开展的“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事件”评选中,公司最早开展的物业管理服务被列为十大事件之首,深圳也被誉为物业管理的黄埔军校。
1998年,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规范化管理,并一直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2001年,公司成为首批获得“深圳市甲级物业管理资质”的企业;2003年,又率先获得“国家物业服务企业一级资质”。
做好接班人
28个冬去春来,公司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难免有激流险滩、曲折坎坷。公司是一个老国有企业,难能可贵的创业历史是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不足和弱点,比如,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难以根除,大锅饭、铁饭碗影响依然存在,员工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风散漫等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影响企业的发展。
公司现任领导班子于2005年年底调整上任,公司当时的现状令人担忧。中层管理队伍作风不正,人心涣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够;先后有新洲广场、湖滨新村、东湖丽苑、中环花园、诗宁别墅、高嘉花园等小区部分业主和业主委员会要求炒掉公司;加上《物权法》、新《物业管理条例》和《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政府法规颁布施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也对物业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问题非常多,“物管第一家”的资源优势每况愈下。
公司曾经辉煌过,为什么会陷入低谷,原因何在?有些人不思进取,不审时度势、居安思危,躺在前辈创下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制度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工作无章法,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如果连公司都管理不好,怎么能够管理好旗下的项目?
为此,新班子决定,以个别严重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公司上下开展全面整治活动。
通过认真分析和判断物业管理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公司提出了科学的应对措施和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企业三年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再创辉煌的战略目标,全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队伍建设,通过关爱员工,帮助困难员工,改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