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6:06 浏览:6773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物业管理知识
浅谈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定位
文/马象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集约化居民住宅区应运而生。作为现代城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区域载体,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越来越具有社区建设的发展意义。在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明确提出要将物业管理融入到社区建设之中:在划分物业管理区域时,应当考虑到社区建设的因素;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在做好社区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维修、养护、管理的同时,还要对社区内的治安、环保等公共事务做好服务。
一、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建设具有社区硬件设施的人居环境,二是建立有一定社区管理职能的组织并做好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文化营造工作。前者是政府和房地产开发方的责任,后者则更多地要依赖于行政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的界入和管理,同时也是所有工作和生活在社区中的人的责任。
物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物的管理,对人的服务,为产权人、使用人创造优美整洁、文明安全、舒适便捷的社区环境,使所管物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业管理工作做到位,不仅可以确保物业功能的正常发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提高现代城市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和必备条件,同时也是物业管理行业良性发展的长远之计。
二、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定位及工作重点
1、接受监督指导,处理好物业管理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一个为业主提供有偿服务的社会经济实体,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并在一定范围内协助政府部门处理好社区公共事务。
根据《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建设部的监督管理主要是制定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并负责一级资质证书的颁发和管理,配合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并监督费用的收取,以及对物业管理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等。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主要包括负责二级和三级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证书的颁发和管理,指导业主成立业主大会,撤消业主大会和业委会作出的违反法律法规的决定或责令其限期改正,配合价格主管部门监督物业服务收费,处理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对物业管理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
此外,由于物业管理的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物业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协作。例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中就同时规定:“本市规划、工商行政管理、物价、环境卫生、绿化、市政、公安等行政管理机关和居住小区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2、和谐互助,处理好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关系。
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居委会的广泛民主性,使它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可以在维护社会治安、组织社区服务等方面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并有传递居民意愿、调动居民进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社区管理作用。
在
本文关键字: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知识,物业管理 - 物业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