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03G101-1平法图集与11G101-1平法图集99不同之处

时间:01-27 20:27:47 浏览:6789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建筑工程

    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17、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新图集分别表示且当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

    18、边角柱顶层构造,老图集将梁柱分别表示,新图集采用组合形式。

    19、柱楼层变截面锚固节点,老图集弯折入200,新图集弯折总长12d(Lae、La)。

    20、墙上柱锚固,老图集锚固1.6Lae搭接5d,新图集锚固1.2Lae弯折150mm。

    21、小墙肢概念,老图集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3倍,新图集应新版《高规》之新规定,为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短肢剪力墙概念,旧版规范为截面高厚比为5至8范围内,新版规范为截面高厚比为4至8范围内,且墙厚不大于300mm)。

    22、老图集中没有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新图集增加下柱钢筋直径比上柱钢筋大节点构造。

    23、柱顶锚固,老图集为3个节点,新图集增加加锚头(锚板)构造节点。

    24、剪力墙端部暗柱节点,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老图集弯折15d,新图集弯折10d。

    25、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交错搭接,老图集外墙转角处为1.2Lae,其它位置为Lle,新图集统一为1.2Lae。

    26、转角墙钢筋构造,老图集只有一个节点,新图集增加为三个节点。

    27、墙身水平筋构造,老图集图例较少,新图集新增一页构造详图。

    28、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为板底增加Lae,新图集为弯折12d。

    29、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没有墙身与边框梁节点,新图集增加墙锚入边框梁Lae节点。

    30、墙身顶部纵筋构造,老图集没有墙身在连梁的插筋锚固节点,新图集增加墙身在连梁的插筋锚固节点。

    31、剪力墙变截面,老图集未标注不伸入上层钢筋的弯折长度,新图集规定12d。

    32、三四级抗震剪力墙搭接钢筋为圆钢时,老图集规定可做5d直钩,新图集无此规定。

    33、剪力墙纵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老图集为三四级抗震或非抗震直径小于28时,新图集在此基础上取消直径28限制,并增加一二级抗震非底部加强部位。

    34、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老图集无,新图集增加。

    35、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连接构造,老图集区分约束构件及构造构件,其中搭接按1.2Lae计算,新图集不区分,其中搭接按Lle计算。

    36、剪力墙上起边缘构件时,边缘构件在剪力墙中的锚固做法,老图集无,新图集规定锚固1.2Lae。

    37、连梁箍筋封闭位置,老图集规定可位于任何一角,新图集无规定。

    38、双洞口连梁中间支座内设置箍筋,老图集未规定,新图集规定设置箍筋。

    39、连梁侧面筋为剪力墙水平筋,老图集有此规定,新图集未规定。

    40、连梁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老图集规定按框架梁纵筋锚固,新图集未规定。

    41、连梁端部支座为边框柱时,老图集无节点,新图集规定按框架节点。

    42、暗梁与连梁重叠时钢筋构造,老图集无节点,新图集规定暗梁纵筋(连梁附加纵筋)伸入墙内每侧max(Lae,600)。

    43、连梁暗撑,老图集两个节点,新图集三个节点(增加筒中筒结构Lae取值的规定,修改暗撑箍筋构造规定)。

    44、连梁暗撑锚固长度,老图集为Lae,新图集为Lae且大于600。

    45、暗撑箍筋加密区长度,老图集规定为600mm,新图集无规定。

    46、墙洞补强,老图集圆洞只有大于300节点构造,新图集变化为300至800,800以上两个构造。

    47、楼层框架梁端部锚固节点,老图集上下层钢筋弯锚节点相同,新图集修改底部钢筋弯锚节点为“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或柱外侧纵筋内侧”。

    48、楼层框架梁端支座加锚头(锚板)锚固及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有。

    49、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节点锚固平直段,老图集为大于等于0.4Lae,新图集为两种情况,并应由设计指定。

    50、当非框架梁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框支梁、深梁时,老图集负筋伸入支座长度为Ln/3,箍筋是否加密未明确,新图集区分两种情况由设计注明,箍筋应加密。

    51、非框架梁底部钢筋锚固La,老图集为弧形非框架梁按La,新图集为当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按La。

    52、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构造中a小于等于200,老图集a从梁底向上一个起步距离开始计算,新图集从梁底开始计算。

    53、主次梁附加钢筋间距,老图集规定间距8d且小于等于正常间距,加密时应小于等于100,新图集无规定,仅说明配筋值由设计标注。

    54、折梁钢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有。

    55、纯悬挑梁底筋锚固,老图集为12d,新图集为15d。

    56、悬挑梁第二排钢筋构造,老图集为0.75l,新图集为0.75l加弯折。

    57、悬挑梁节点详图,老图集有三个节点,新图集有七个节点,增加了屋面层悬挑梁构造。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建筑工程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

《汇总03G101-1平法图集与11G101-1平法图集99不同之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