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标准(二)

时间:01-27 20:25:40 浏览:6391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施工管理

   5.2.3.7修整、处理黑边:粘石灰终凝以前,应对已粘石面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对阴角及阳角应检查平整及垂直,检查角的部位有无黑边,发现后及时处理。

   5.2.3.8起条、勾缝:待修理后即可起条,分格条、滴水槽同时起出,起条后用抹子轻轻地按一下,防止起条时将结合石层拉起,干后形成空鼓。第二天,浇水湿润后水泥膏勾缝。

   5.2.3.9浇水养护:常温24h后,用喷壶浇水养护粘石面层。

   5.2.4 基层为加气混凝土板的操作方法:

   5.2.4.1基层处理:将加气混凝土板拼缝处的砂浆抹平,用笤帚将表面粉尘,加气细末扫净,浇水洇透,勾板缝,用10%(水重)的108胶水泥浆刷一遍,紧跟着用1:1:6混合砂浆分层勾缝,并对缺棱掉角的板,分层补平,每层厚度7-9mm。

   5.2.4.2 抹底层砂浆: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

   在润湿的加气混凝土板上刷一道掺有水重20%的108胶水泥浆,紧跟薄薄地刮一道1:1:6混合砂浆,用笤帚扫出垂直纹路,终凝后浇水养护,待所抹砂浆与加气混凝土粘结一起,手掰不动为度。方可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冲筋,抹底层砂浆。

   或在润湿的加气混凝土板上,喷或甩一道掺有水重20%的108胶水拌合成1:1:6混合砂浆,要求疙瘩要喷甩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待所喷甩的砂浆与加气混凝土粘结牢固后,方可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底层砂浆。

   抹底层砂浆配合比为1:1:6混合砂浆,分层施抹,每层厚度宜控制在7-9mm,打底灰与所冲筋抹平,用大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5.2.4.3粘分格条、滴水槽:按图纸上的要求弹线分格、粘条,要求分格条表面横平竖直。

   5.2.4.4抹粘石砂浆,甩石渣粘石:方法与前相同。

   5.2.4.5操作程序:自上而下施工,门窗碹脸、阳台、雨罩等应先粘小面后粘大面,先粘分格条两侧再粘中心部位。大、小面交角处粘石采用八字靠尺。滴水槽留置的宽度、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2.4.6修整、处理黑边:粘石灰终凝前应检查所粘的墙有无缺陷,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如出现黑边,应掸水补粘粒石处理。

   5.2.4.7起条、勾缝:粘石修好后,及时将分格条、滴水槽起出,并用抹子轻轻按一下,第二天用素水泥膏包缝。

   5.2.4.8浇水养护:常温24h后,用喷壶落水养护。

   5.2.5 冬期施工:

   5.2.5.1抹灰砂浆应采取保温措施,砂浆上墙温度不应低于+5℃。

   5.2.5.2抹灰砂浆层硬化初期不得受冻。气温低于+5℃时,室外抹灰应掺入能降低温度的外加剂,其掺量通过的试验确定。

   5.2.5.3用冻结法砌筑的墙,抹灰应待其完全解冻后施工,不得用热水冲刷冻结的墙面或消除墙面上的冰霜。

   5.2.5.4抹灰内不能掺白灰膏,为保证操作可以用同体积粉煤灰 代替,以增加和易性。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粘石面层不平,颜色不均:粘石灰抹的不平,粘石时用力不均;拍按粘石时抹灰厚的地方按后易出浆,抹灰薄,灰层处出现坑,粘石后按不到,石渣浮在表现颜色较重,而出浆处反白,造成粘石面层有花感,颜色不一致。

   6.2阳角及分格条两侧出现黑边:分格条两侧灰干得快,粘不上石渣;抹阳角时没采用八字靠尺,起尺后又 不及时修补。分格条处应先粘而后再粘大面,阳角粘石应采用八字靠尺,起尺后及时用米粒石修补和处理黑边。

   6.3石渣浮动,手触即掉:灰层干得太快,粘石后已拍不动,或拍的劲不够;粘石前底灰上应浇水湿润,粘石后要轻拍,将石渣拍入灰层2/3。

   6.4坠裂:底灰落水饱合,粘石灰太稀,灰层抹的过厚,粘石时由于石渣的甩打将灰层砸裂下滑产生坠裂,故浇水要适度,且要保证粘石灰的稠度。

   6.5空鼓开裂:有两种,一种是底灰与基层之间的空裂;另一种是面层粘石层与底灰之间的空裂。底灰与基体的空裂原因是基体清理不净;浇水不透,灰层过厚,抹灰时没分层施抹。底灰与粘石层空裂主是由于坠裂引起为多。为防止空裂发生,一是注意清理,二是注意浇水适度,三要注意灰层厚度及砂浆的稠度。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把关。

   6.6分格条、滴水槽内不光滑、不清晰;主要是起条后不勾缝,应按施工要求认真勾缝。

   7 成品保护:

   7.1门窗框及架子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散落在架子上的石渣应及时回收。铝合金门窗应保护好,其上的保护膜完好无损

   7.2翻板子,拆架子不要碰撞干粘石墙面,粘石后棱角处应加以保护,防止碰撞。

   7.3油工刷油时严禁踩蹬粘石面层及棱角,切勿将油漆碰掉污染粘石墙面。

   7.4做刷石前就保护好粘石墙面,防止刷石的水泥浆污染粘石面。

   8质量验收标准:

   本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抹灰工程每50自然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抹灰面积30米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外抹灰工程每500米2-1000米2 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米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室外每个检验批每100米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米2。

   8.1主控项目:

   8.1.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湿润。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8.1.2装饰抹灰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复验报告和施工记录。

   8.1.3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8.1.4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和裂缝。

   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8.2一般项目:

   8.2.1装饰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8.2.1.1水刷石表面应石粒清晰、分布均匀、紧密平整、色泽一致,应无掉粒和接槎痕迹。

   8.2.1.2斩假石表面剁纹应均匀顺直,深浅一致,应无漏剁处;阳角处应横剁并留出宽窄一致的不剁边条,棱角应无损坏。

   8.2.1.3干粘石表面应色泽一致、不走露浆、不漏粘,石粒应粘结牢固、分布均匀,阳角处应无明显黑边。

   8.2.1.4假面砖表应平整、沟纹清晰、留缝整齐、色泽一致,应无掉角、脱皮、起砂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8.2.2装饰抹灰分格条(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平整光滑,棱角应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

   8.2.3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8.2.4装饰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8.2.5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墙面干粘石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立面垂直

   5

   2m托线板检查

   2

   表面平整

   5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

   阳角方正

   4

   20mm方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4

   分格缝平直

   3

   5m小线,不足5m拉通线检查

   注:为建筑物立面总高度。

   9安全措施:

   9.1施工现场“四口”应进行防护,防止跌落和坠物伤人。

   9.2脚手架应由专人检查,搭设应牢固,坚决避免探头板。

   9.3室内抹灰电气照明使用低压安全电源,防止触电。

   9.4室内抹灰使用的木凳、脚手架应搭设牢固,架子上堆放材料不得过于集中,存放砂浆的灰斗、灰桶等要放稳。

   9.5在室内推小车时应注意防止小车挤手。

   9.6严禁从窗口向外抛掷物品。

   9.7井架吊篮起吊或放下时,应关好井架安全门,头手不得伸入井架内,待吊篮停稳后,方能进入吊篮内工作

   9.8高处作业时,应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特别是在大风及雨后作业。

   9.9对脚手板不牢和跷头板等情况应及时处理,要铺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手推车运砂浆时的安全。

   9.10在架子上工作,工具和材料要放置稳当,不许随便乱扔。

   9.11塔吊上料时,要有专人指挥,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作业。

   9.12砂浆机应有专人操作维修、保养,电器设备应绝缘良好并接地。

   9.13严格控制脚手架施工荷载。

   9.14不准随意拆除、斩断脚手架软硬拉结,不准随意拆除脚手架上的安全设施,如妨碍施工应经施工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拆除妨碍部位。

   9.15严禁高空抛物。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施工管理工程建筑 - 施工管理

《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标准(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