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七)

时间:01-27 20:28:13 浏览:6819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工程管理

  钢筋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七)摘要: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文章来源 www.fangxiucai.com

  钢筋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七)

  1、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原材料

  ①钢筋进场时,应按《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③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钢筋加工

  ①Ⅰ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②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Ⅱ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④钢筋末端需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b.本工程为有抗震要求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c.本工程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⑤钢筋调直采用机械方法。

  ⑥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箍筋内净尺寸±5

  4、钢筋代换技术要求

  在工地现场要用强度较高的钢筋代换强度较低的钢筋时,要征得设计人的确认,钢筋代换原则如下:

  ①两种钢筋的延伸率相同,可焊性相近。

  ②梁、板中的受力钢筋按等强度代换,且代换后的最小配筋率Рmin不小于0.2%,按构造设置的钢筋及抗震设计时,墙、柱中钢筋均按等面积代换。

  ③当用强度较高的钢筋代换强度较低的钢筋后,对应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砼的强度等级作相应的调整。

  5、钢筋连接

  ①本工程所有竖向钢筋连接以电渣压力焊为主,柱中接头最低点距柱端不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在楼面板以上750mm处。

  ②暗梁及连梁中主筋全部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接头。

  ③其余钢筋采用搭接接头。

  ④钢筋的接头翻样时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⑤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用焊接接头时,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b.采用搭接接头时,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⑥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配置箍筋如下:

  a.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b.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路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小于100mm。

  c.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6、钢筋焊接接头施工技术

  ①接触闪光对焊

  a.闪光对焊工艺要求:

  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

  钢筋对焊操作中,若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查找原因,及时清除。

  b.钢筋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缝;

  ※.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对Ⅰ、Ⅱ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接头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度;

  ※.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10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切除不合格接头,重焊后可进行二次验收。

  ②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

  a.施工准备:

  要求设置专用电源,网路电压不能低于380V;操作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将焊接头端部120mm范围内的油污和铁锈,用钢丝刷清除干净;搭设简易操作架;焊药提前烘烤,保证使用;检查网路电压波动情况。

  b.焊接参数:

  根据不同直径钢筋,选择好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

  c.施焊要点:

  用夹具夹紧钢筋,轴线偏差不大于2mm;安放铁丝作答为引弧材料;将已烘烤合格的焊药装满焊剂盒内,装填前,应用缠绕的石棉绳塞封焊剂盒下口,防止泄漏;施焊时应按照可行的"引弧过程",充分的"电弧过程"、短稳的"电渣过程"和适当的"挤压过程"进行,即借助铁丝圈引弧,使电弧顺利引燃,形成"电弧过程"。随着电弧的稳定燃烧,电弧周围的焊剂逐渐熔化,上部钢筋加速溶化,上钢筋端部逐渐潜入渣池,电弧熄灭,转入电渣过程,当钢筋熔化到一定程度,在断电源的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并持续一定时间,使钢筋接头稳固接合。

  d.质量要求:

  ※.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缺陷;

  ※.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超过0.1d,同时不大于2mm;

  ※.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弯折应<4°;

  ※.每一层同规格钢筋以300个接头为一批,抽检进行试验,必须符合该级别钢筋强度标准值。

  e.安全要求: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程序,注意防火、防触电和防烫伤。

  f.施工中防止假焊措施:

  在电渣压力焊造渣过程中,容易在渣池中产生气体,气体对焊头的质量有害,增大了接头的脆性,因此在施焊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焊接时,上部钢筋压力要缓慢而均匀,以排出造渣过程产生的气体,防止接头假焊,保证工程质量。

  7、钢筋安装

  ①承台基础钢筋安装顺序

  a.熟悉图纸,确定好钢筋绑扎、穿插或安装的顺序和钢筋接头位置的排列。

  b.核对成型钢筋,按图纸核对配筋单,按配筋单核对料牌,核对成型钢筋牌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清点实物,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c.准备好保护层垫块和塑料卡环,20--22号绑扎铅丝、钢筋支架、马凳、操作架搭设用料、临时支撑、电焊机具及焊条和必要的操作工作,如铅丝钩、小扳子、撬棒等。

  d.清扫基层,划(弹)线,划(弹)线主要划(弹)轴线、中线、墙柱、孔洞、门窗洞口及楼梯的边线。

  e.承台钢筋及楼板钢筋绑扎,先进行下层钢筋的绑扎,双向受力钢筋的相交点均应绑扎,单向受力钢筋靠四周外围两行相交点全部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绑扎方法宜采用一面顺扣,适当加一些十字花扣。一面顺扣绑扎,相邻点进丝扣方向应转900,即相邻绑扎扣成八字形,十字梅花扣1m左右加一个为宜,以避免松扣和位移。

  f.绑扎保护层垫块宜不大于一平方米一块,绑在纵横筋交点下面。

  g.摆放钢筋支架的间距根据上层钢筋直径和密度计算,一般用钢筋或型钢制作,间距不宜大于2m,摆上层两个方向的定位钢筋,在定位钢筋上用红色笔划出分档标志,然后穿放纵向(下面)钢筋,再放横向(上面)钢筋,绑扎方法同下层。

  h.承台及双层双向楼板的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马凳撑脚,承台内Φ14@1000设置,楼板内φ10@600设置。

  i.框架柱钢筋外侧绑扎塑料卡环,以确保封模时保护层的位置不受其影响,保护层块每平方米一块为宜,交错排列。

  j.各种伸出钢筋,应按设计要求位置伸出,并应作临时加筋固定,以确保其位置准确。

  k.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铁管件、预留洞口,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工程施工  工程管理工程建筑 - 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