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管理措施

时间:01-27 20:25:40 浏览:6353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工程管理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管理措施摘要: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1)模版轴线放线后,由专人进行技术复核。2)柱模板顶部和根部均用钢筋焊接限位。

    更多精品来自 行政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管理措施

    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防治“渗、漏、壳、裂、堵”等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外墙面渗水、外墙窗框四周渗水。屋面渗水;楼地面砼面层起砂、开裂;建筑物的墙体裂缝;下水道堵塞不畅等。

    1、要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除了要有必要的技术措施外,更加需要有严密的质量管理措施的监控措施,需要施工现场各层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重视。

    2、在本工序开始前的如开班组级的技术交底会,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细则,明确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制定详细的奖罚措施。

    3、在施工中,进一步编制科学、合理、经济、详细、周密的专项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一)模版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1)模版轴线放线后,由专人进行技术复核。

    (2)柱模板顶部和根部均用钢筋焊接限位。

    (3)支模板时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竖向、水平位置的准确。

    (4)浇筑砼时,要对称下料。

    2、模板标高偏差的预防措施

    (1)竖向模板根部须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模板接缝不严的预防措施

    (1)变形的钢模板及时进行修整。

    (2)梁、柱部位支撑严格按模板大样图施工,确保牢靠。

    (二)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1、基础钢筋倒钩的预防措施

    (1)钢筋绑扎时,派专人检查,弯钩要朝上。

    (2)发现倒钩,应拆掉重绑。

    2、钢筋骨架歪斜的预防措施

    (1)加强钢筋骨架成型后的保护措施。

    (2)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附加构造钢筋和箍筋,以改善钢筋骨架的牢靠程度。

    (3)钢筋骨架绑扎必须采用兜扣,严禁采用一侧绑扎法。

    (三)砼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1、露筋的预防措施

    (1)浇筑砼时,应及时检查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

    (2)及时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3)砼振捣时,严禁直接振动在钢筋上。

    2、蜂窝麻面的预防措施

    砼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钢筋密集时,选配适当级配的石子。浇筑砼时,自由下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超过时要用串筒或溜槽下料。在施工竖向结构砼中,支模前应在边模上中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柱子砼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5m;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位移、变形应在砼凝结前修整完好。

    3、砼裂缝的预防措施

    (1)按设计要求注意砼级配的优化,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砂石要洁净,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2)严格控制水泥的出厂时间,严禁使用出厂时间不足七天的刚出窑的水泥。

    (四)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砌块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砌块粘结不良。

    砌墙时砖湿水不够,使砂浆早期脱水面强度降低,减弱了砌块与砂浆层的粘结。

    防治措施:严禁用干砌块砌墙,砌筑前1~2天应将砌块浇湿,使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达到10-15%。冬季施工应将砌块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

    2、“螺丝”墙

    砌完一个层高的墙体出现同一砌块层的标高差一皮砌块厚度,不能交圈。

    防治措施:砌墙前应先测定所砌部位基面标高误差,通过调整灰缝厚度,调整墙体标高,在墙体一步砌完前,应进行抄平弹半米线,用半米线引尺检查标高误差,应在一步架内调整完毕。

    3、墙体接樟不严

    因砌筑时随意留槎,且多留置阴槎,槎口部位用砌块渣填砌,使阴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

    防治措施:操作人员应尽量留斜槎。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尽量少留槎。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斜槎宜采用l8层斜槎砌法。

    4、拉结筋不赶皮数,拉结筋粘结不牢

    防治措施:使用皮数杆,按照实际砌筑的层数进行钻孔,孔深不少于15倍的钢筋直径。粘结时必须先将孔内清理干净,孔内和钢筋上均抹上胶,用钢筋在孔内反复搅拌,直至孔内充满胶体。粘结完成后三天以内严禁任何人碰拉结筋。

    (五)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地面起砂

    地面表面粗糙、光洁度差、颜色发白、不坚实,是由于原材料不合格、砂浆水灰比过大、工序安排不当、养护不当、防治措施不够等引起。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压光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过早上人,加强地面养护,在低温条件下扶水泥地面,应防止早期受冻。

    2、地面空鼓

    面层与垫层之间粘结不牢出现脱离,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由于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面层施工时基层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垫层表面有积水,使积水部分水灰比增大,影响粘结。

    预防措施:严格处理,认真清理表面浮灰、浆膜以及其它污物,面层施工前1~2天,应对基层认真进行浇水湿润。

    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素水泥浆结合层在调浆后应均匀涂刷,不宜采用撒干水泥、面层浇水的扫浆万法,刷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层紧密结合,严格做到随刷随铺。

    (六)外墙面渗水的防治措施

    l、造成外墙面渗水的主要种类有:

    (1) 砼墙体裂缝造成的渗水。

    (2) 砼墙体浇筑不密实造成有渗水。

    (3)填充外蠕的渗水。

    (4) 外粉刷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渗水。

    (5) 预留洞修补不当造成的渗水。

    (6) 外墙窗口接缝不严渗水。

    2、防治外墙面渗水问题的管理万式:

    (1)在图纸会审阶段,与设计单位详细周密的探讨外墙的防水设计;防范


本文关键字:工程  工程管理工程建筑 - 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