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5:40 浏览:6684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工程管理
转换层钢筋施工的重点及主要技术措施摘要:技术质量控制措施钢筋绑扎完后,进行内部验收,检查的允许偏差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并约请业主、监理、设计
文章来自 房 地产www.fangxiucai.com
转换层钢筋施工的重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1.梁板钢筋施工前作业面的准备工作
鉴于转换层在结构设计上处于框架梁顶层,设计要求转换层大梁端部上排钢筋应分批锚入柱内。本工程设计单位确定转换层大梁端头上部二排钢筋分别锚入梁底柱内。结合大梁钢筋采用悬挂式绑扎方法,梁的钢筋在整体完成绑扎工作之后才能就位,因此对转换层大梁下柱的施工要求作如下规定,确保工作层面的工作。
所有柱顶钢筋在距转换层大梁顶面200mm高处进行弯折,以便给大上部二排钢筋留足空间位置,柱顶钢筋弯勾长度为15d;柱的箍筋按原设计实行绑扎,但角柱、边柱在距大梁底板以上300mm高内的柱箍筋只就位向上靠不绑扎,待梁下部钢筋全部绑扎完毕并下落到梁底板后该处的柱箍筋才复位绑扎;除中间柱按设计要求浇筑砼至梁下口外,边柱、角柱均不浇筑砼;当转换层大梁梆扎完毕并下落就位,经检查合格之后,方可浇筑角柱、边柱的砼至梁下口。
安装配合:给水、排水、消防、配电暗埋等应在转换层施工前作好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在施工过程中积极配合,并做好安装成品的保护措施,同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2.钢筋的绑扎
1)钢筋绑扎方式
转换层主梁的钢筋直径较大,数量较多,骨架高,易顷复。传统的框架梁绑扎方式难以完成转换层梁的钢筋绑扎工作,因此对转换层梁的钢筋绑扎采用悬挂式绑扎方式。
其它钢筋的绑扎采用传统的绑扎方式。
先绑一根成型主梁钢筋骨架,经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然后进行大面积绑扎。
2)梁筋绑扎
绑扎顺序:搭设钢筋绑扎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均匀放置梁的上部主筋和箍筋(先纵后横、框架梁分别放置)-→直螺纹连接钢筋接头-→现场取样检验合格后-→划出箍筋间距-→箍筋绑扎-→梁底放置钢筋垫铁-→放置第一排梁底钢筋-→绑扎二排主筋-→吊筋绑扎-→按图设置拉筋、腰筋绑扎-→进行钢筋笼全面检查-→报验合格
钢筋绑扎支撑架的搭设:搭设钢管支撑架,支撑架利用梁、板结构支撑架进行接长增高,搭设范围在梁净空间和外周边,支撑架距柱边300,立杆间距1200,立杆顶面、立杆与梁底板水平面以及立杆中部设置纵横水平杆和剪刀撑,确保支撑架的稳定性,水平杆不得伸入梁断面内,支撑架顶面作为搁置钢筋和操作架;设置托杆,支撑架上设置钢管托杆,在托杆上先放置纵向梁上部第二排钢筋,调匀钢筋排距,其上放置楞铁位置在托杆处,同时放置横向梁的上部第二排钢筋,其后放置纵向梁上部有一排钢筋,并拧紧直螺纹接头。
3)梁钢筋绑扎方法:
a.梁箍筋就位绑扎
箍筋套入前应校正梁主筋的间距和支座边距,避免梁钢筋伸出支座外影响梁外侧模板的安装,并用粉笔在梁主筋上按照设计要求划出箍筋间距,箍筋按照左(内箍)中大箍,右(内箍)的顺序进行放置,箍筋套入方法如图示,每个托杆跨内应放置箍筋的数量已由粉笔分划线明确,对应粉笔分划线绑扎主梁上部主筋和箍筋,绑扎丝采用20#铅丝。
b.放置梁下部钢筋
穿入梁下部第二排钢筋,拧紧直螺纹接头,并与箍筋进行绑扎,绑扎完毕后,在二排钢筋上面放置楞铁间距1.2~1.5m,为了保证楞铁不位移,应与主筋绑扎2个点,然后穿入梁下部第二排钢筋并与箍筋进行绑扎。对于梁内需设置吊筋时,吊筋的穿入时间应在穿入梁下部第二排钢筋之前,因为这时箍筋下部处于活动状态,便于吊筋穿入。穿入后的吊筋上部应与主钢筋进行绑扎,达到悬吊的目的,同时便于下部主钢筋的穿入。
c.钢筋骨架就位
钢筋骨架就位前,汇同业主、监理、设计及质检单位对梁内的上下部主筋、吊筋、箍筋全数进行检查,并对直螺纹接头进行紧固检查,经检查合格的钢筋骨架才能准备下落就位。
钢筋骨架下落就位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纵横梁钢筋骨架整体下落,下落前先在梁底板上放置楞铁作为主筋保护层,然后从区域的起端开始进行下落就位。下落骨架的方法是在原托杆扣件的下方50处设置扣件,拧松托杆扣件使其下滑至新设置扣件位置,再拧紧托杆扣件。如此反复,直至钢筋骨架到位。
d.腰筋及拉筋绑扎
骨架就位检查合格后,用粉笔在箍筋上划分腰筋间距位置,并穿入腰筋对照粉笔划线进行绑扎,同时绑扎拉手筋,并对柱箍筋进行复位绑扎。
e.绑扎次梁钢筋,预检、报验
按设计要求绑扎次梁钢筋,一个区域内的主次梁钢筋全部绑扎完毕之后,项目部主办钢筋施工员汇同专职质检员进行预先检查、验收,预检合格后,填报监理单位进行检查。如果绑扎区域量大面广,可通知设计单位和质监单位共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的转换层梁钢筋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模板安装工作。
4)板筋绑扎
转换层板筋规格为φ12@150双层双向,先绑扎板底筋,与梁平行的第一根板底筋距梁边50开始布置,其间按间距150用粉笔在板模面上均匀分划,按线布置钢筋。
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中应≥5d,并不小于200。支承于剪力墙上的楼板底部钢筋应伸入墙远端,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网内侧,板的上部钢筋在跨中1/2跨度左右搭接,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内搭接,搭接长度为36d。
板底筋与板面筋之间采用φ6.5铁马卡@1000进行垫隔,确保板面筋位置正确。
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全数进行绑扎,绑扎成形完毕的板面筋上,应放置施工通道和浇筑操作用脚手板,避免直接踩凹板面钢筋。
3.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绑扎完后,进行内部验收,检查的允许偏差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并约请业主、监理、设计、质检单位进行验收,同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字手续。
钢筋骨架制作、加工必须按图纸配筋下料,使每号钢筋尺寸与外形准确,组装应牢固、准确、整体性好。钢筋骨架歪斜、扭曲、变形时,应及时进行校正,然后将绑扣绑牢,适当增加十字绑扣,为增强抵抗变形能力,应增设斜向拉结钢筋和增加点焊,提高骨(网)架的强度和整体性。
主梁钢筋骨架每次下落应在区域内均衡进行,下落高度不得超过50,严禁一次下落到位,严禁野蛮操作,避免骨架倾覆、倾斜、变形、难以复位。骨架下落就位后,应用吊线锤检查梁钢筋骨架侧面、梁端头的垂直度,若有倾斜应进行扶正,确保梁侧模施工正常进行不受阻碍。
柱头外伸的钢筋利用模板和箍筋固定,防止外伸钢筋错位变形。
钢筋的配制应合理地进行备料组合,确保接头错开,控制同一区段内接头数;在接头区
本文关键字:技术 工程管理,工程建筑 - 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