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

时间:01-27 20:25:40 浏览:6244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工程管理

    采取8小时换班制,换班采取搭接换班(不少于15分钟),以利交接清楚避免漏振或死振。

    振动棒的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进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20-30秒钟,同时做到不出汽泡,表面发亮即可。分层浇筑振捣,振动棒应下送5-10公分,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c、砼表面收糙

    在浇筑过程中,将浮涌的水和浮浆清出表面。

    采取三次收糙木搓法,以减少表面开裂。

    d、基础砼养护及防护措施

    大面积砼浇筑完毕后,在砼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二层草帘,进行保温、保湿、防护保护。

    根据气温情况,及时洒水养护。

    3、质量、安全措施

    (1)、质量措施

    a、召开专题技术交底会,落实任务,落实责任,平面定人定位定责管理,强化工序交接管理,设专人进行钢筋清理保护,专人护模。各项施工要点向班组书面,口头双重交底。检查搅拌计量设施精确度和原材料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b、砼试块制作现场随机抽样方法制作,其制作养护按有关规定,在搅拌中心养护室进行养护(温度20±3℃,相对温度90%以上)制作时,由施工单位、监理、业主共同参加。

    c、坍落度:每次开机及换班均必须进行测定,施工阶段每2小时测定一次。

    d、施工缝留设

    原则上基础浇筑不留施工缝,一次性浇筑完成,如果遇特殊情况,及时向监理、业主汇报,按规范要求留设。

    e、砼浇筑的措施:

    采取"一个坡度,斜面分层,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

    改进砼振捣工艺,采取"二次振捣"法(即在砼初凝前进行复振),使砼振捣密实,增强砼抵抗拉应力的能力。

    基础砼浇筑施工进程中容易出现泌水,应及时排除。

    砼成型前表面采取"二次抹压"法,即砼成型前表面用刮尺刮平,木蟹抹压一遍,以减少砼表面产生裂缝。

    (2)、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搅拌机需有操作证人员专门开机,振捣人员需戴绝缘手套。砼在运输过程中,吊勾应注意撞人,小车在下料时,应注意翻斗伤人。浇捣独立柱、墙时需有浇捣平台,平台需搭设牢固。

    (六)、砖砌体工程

    砌筑之前应将砌筑表面清理干净。根据引出的轴线弹好位置线,在每堵墙的两头用水准仪操平(砌体过长时可分几段)皮数杆。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程度以砖表面含水达到基本饱和状态为宜。

    1、材料要求:

    a对进场的KM1砖首先要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取样检验,做力学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砌筑。

    b水泥进入施工现场要有出厂质量保证书,且品种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的水泥按有关规定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c中砂过筛,剔除草根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该超过5%

    砂浆配料严格按试验室出具的砂浆配合比计量配料。

    2、操作工艺:

    a砌筑前应试摆,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有通缝。宜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

    b砌体采用"四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添一刀灰)砌筑。

    c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隙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埋设的拉结钢筋必须放置在砂浆层中。

    d砌体灰缝隙应填满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加浆填灌的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不得有透缝现象,严禁用水冲洗灌缝。

    e严格按设计要求留设拉结钢筋。

    3、质量要求:

    砌砖工程实测质量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表。合格率在90%以上。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移

    10

    顶面标高

    ±15

    垂直度

    5

    平整度

    8

    水平灰缝平直度

    10

    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

    +8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工程施工  地下室  工程管理工程建筑 - 工程管理

《基础、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