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与控制

时间:01-27 20:26:18 浏览:6763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工程管理

    可用

    中盐渍土

    不可用

    不可用

    可用

    强盐渍土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过盐渍土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3)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测定

    对于可以使用的料场,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规定,应用烘干法测定填料的含水量,应用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二)原地面含盐量检测

    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规定,检测原地面含盐量,其目的有:

    1、对于挖方路段,确定挖方是否可以利用;

    2、对于填方路段,依据表4的规定,确定土基是否进行换填等处理。

    (三)填前碾压

    1、地表的植被、盐壳、腐质土必须严格清除后再压实,清表厚度一般不小于30cm。

    2、过湿地段应排除积水,挖除表层湿土后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且换填厚度不小于30cm。

    (四)选择路基试验段

    对于高速、一级公路路基施工,针对盐渍土的地基处理、路基填筑、隔断层铺设等施工工艺问题铺筑试验路段。

    试验路段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盐渍土地段,该试验路段最好包括合同段的大部分施工工艺,否则要增加试验段,以全面反映路基的施工情况。试验段长度在200m左右为宜,试验段过短,不利于安排机械化施工,不能真实反映施工情况,试验段过长,会增加试验段的施工时间,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试验段施工,做好各项施工记录,施工准备工作要充分,目的是确定最佳的施工机械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程序、填料中水分的损失、洒水方法等。试验路段完成后,编制总结报告,以指导路基工程大面积施工。

    (五)路基施工与控制

    1、闷料

    根据测定的填料的天然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在料场进行洒水、拌和、闷料,闷料时间一般不小于24小时。

    料场闷料有以下优点:

    (1)填料集中洒水、拌和,含水量相对容易控制,填料的质量有保证。因为吐哈地区气温高,水分散失快,考虑到材料运输以及碾压期间水分的损失,料场闷料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3%为宜;

    (2)吐哈地区气温高,施工可用水紧缺,集中闷料用水经济。

    2、路基填筑

    (1)填料运输

    为保证每层压实后大面的平整度,剔除超粒径填料,在运输车上安置用Φ20钢筋焊成的脊形筛。利用脊形筛剔除超粒径材料,可减少现场清捡人员的数量,又加快施工速度。

    (2)填料摊铺

    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填料。运料车与摊铺机械数量配置要合理,确保填料能够及时摊铺及时碾压,防止水分过多散失。水分的散失容易造成不良影响:

    a:含水量损失过多,低于最佳含水量,在干燥地区压实困难,增加碾压遍数,而且压实度不容易保证;

    b:水分在蒸发损失的过程中,会将盐份带到土基的顶面,容易在顶面形成盐壳。顶层遇水后强度会明显降低。

    (3)路基压实

    a:在碾压之前,先将路基边缘稳压两遍,再分别由两边向中间稳压一遍,然后遵照“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原则进行碾压。

    b:路基填土应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

    c:为防止盐分的转移,路基不宜采用提浆碾压,洒水车洒水必须均匀,不允许有过湿地方,主要目的是补充在施工中表面散失的水分。

    d:为防止盐分的转移和保证路基的稳定,路基压实工作安排要紧凑,压实度应尽量高些。

    (4)隔断层施工

    隔断层是为了防止水分和盐分进入路基上层或路面基层,其种类有土工布等人造材料及透水性好的粒料。

    a:土工布等人造材料

    铺设隔断层时,土基顶面必须平整,且横坡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仔细检查路基的表面,清除坚硬凸出的碎砾石,特别是带有尖角的碎砾石。当隔断层的底面或顶面填料为粗粒土时,其相应的部位铺设保护层,防止土工布类合成等材料破坏。

    土工布类材料应全路基断面铺设,不得有折皱,接头处搭接不得小于20cm。铺设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有无破损的地方。

    顶层保护层铺筑时,运料车应采取倒卸料,慢慢推进,或者人工倒运摊铺的方法,严禁车辆直接在隔断层上行驶。保护层碾压时,严禁车辆掉头,以免造成隔断层材料的损坏。

    b:粒料类隔断层

    粒料类隔断层有碎(砾)石隔断层和沙隔断层。

    隔断层顶面距离路肩边缘不得小于80cm,同时底高程应高出路边长期积水或边沟水面20cm以上,并设置双向横坡,坡度不得小于1.5%。

    隔断层厚度不小于30cm,上下设置反滤层(碎砾石隔断层)。

    反滤层以中、粗砂为宜,含泥量不大于3%,厚度在10-15cm。采用具有渗滤功能的土工织物效果更好。

    隔断层碎石最大粒径5cm,小于0.5mm的土含量不大于5%。

    (5)路基排水

    盐渍土地区路基的破坏与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路基排水对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a:施工排水与路基设计排水相结合,路基两侧不设置取土坑,以免造成积水。

    b:桥梁、涵洞位置与天然排水沟渠位置相匹配,使水流通畅,路基上游不得有积水现象,更不能使上游路基遭到冲刷。

    c: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天然沟渠形成不明显,上游设置导流设施(导流坝),将地面水引入设计桥涵。桥涵入口处的导流坝,需用浆砌护坡。

    d:当地面排水困难,地下水位较高或路基旁有农田灌溉水渠,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或阻截农田排灌跑水。排水沟、截水沟距离路基坡脚不小于2m。

    e:如果用排水沟排水困难,在占地允许的情况下,设置蒸发池,以排除地表流水。

    f:当路基所处位置有潜水或泉眼时,可设置纵、横盲沟将水引出路基范围。

    g:当路基底为软弱土层时,排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则可采用抛填片石,或换填的处理方式。

    (6)施工中的检测

    a:填料的检测

    路基施工过程中,随着取土位置的不同,深度的变化,填料的含水量、含盐量、最大干密度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视料场材料的检测。

    对于路床以下的填料,每1000m3随机抽查1组;路床部分填筑,每500m3随机抽查1组。每组取3个土样进行分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工程管理工程建筑 - 工程管理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与控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