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防范系统

时间:01-27 20:27:35 浏览:6753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安全施工

  组合中的两个探测器有不同的误报机理而且两个探头对目标的探测灵敏度又必须相同。

  当上述条件不能满足时,应选择对警戒环境产生误报率最低的两种类型探测器。如果两 种探测器对警戒环境误报率都很高,组合起来,误报率也不会显著下降。

  选择的探测器应对外界经常或连续发生的干扰都不敏感。也就是由这种方法复合成的探 测器,两者都为对方的报警互相做鉴证。即必须同时或者在短暂时间间隔内相继探测到目标后,经鉴别后才能发出报警信号。以下为几种双鉴报警器的性能比较。

  (1)微波与超声波、被动红外与被动红外组合双鉴报警器 微波和超声波探测器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属于相同工作原理的探测器,两者互相抑制探测器本身的误报是有效果的。 但是对于环境干扰引起的假报警的抑制作用,则较差。

  由两个被动红外探测器组合的双鉴报警器完全是两个同种探测器的组合,因而对环境干 扰引起的假报警没有抑制作用。

  (2)超声波和被动红外探测器组成的双鉴报警器 这种双鉴报警器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探测器组成,因而,对本身误报和环境干扰引起的假报警都有一定的相互抑制作用,但由于 超声波的传播方式不同于电磁波,是利用空气做媒介进行传播的,因而环境的湿度对超声波探测器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

(3)微波和被动红外探测器组合的双鉴报警器 这两种探测器的组合取长补短,在相互抑制本身误报和由环境干扰引起的假报警的效果最好,并采用了温度补偿技术,弥补了单技 术被动红外探测器灵敏度随温度变化的不足,使微波/被动红外双鉴探测器的灵敏度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表6-6-1可以看出微波/被动红外报警器的误报率最低,可信度最高, 因而应用得最广泛。


 

  (三)工程应用

  防盗报警器发展到今天已有许多种类型,选择什么样的报警器才能保证防盗报警系统工 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其安全性是指在警戒状态下报警系统要保证正常的工作,不受或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可靠性是指报警系统正常工作时,入侵者无论以何种方式 ,何种途径进入预定的防范区域,都应及时报警,而应减少误报和漏报。

  1.报警器的选择

  各种防盗报警器由于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的不同,往往仅适用于某种类型的防范场所和 防范部位,因此需按适用的防范场所和防范部位的不同对防盗报警器进行分类见表6-6-2 、表6-6-3。


 

  2.布防准备工作

  在正确地选择了防盗报警器之后,报警系统发生误报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布防规划不当 所引起的。因此,正确合理的布防规划是使报警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满足防范要求的重要保证。

  现场勘察是布防规划的第一步,按报警防范的现场,可分为室内防范:即指建筑物内部 特定区域或部位(如银行的金库、博物馆的珍宝室等)及特殊目际(如金柜、贵重文物等)的点 型、线型、面型、空间型的警戒。

  室外防范包括大面积特定范围和独立建筑物的周围警戒。以下就勘察内容予以说明:

  (1)室内现场勘察 应调查了解的内容如下:

  ①建筑物结构。建筑物内部面积、形状,顶板高度,一切可能的入口(门、窗、天窗、通风口、地沟等)。

  ②建筑材料。(砖木、混凝土)门窗的材料,结构,密闭性能,大小尺寸及方向。

  ③环境因素。温度变化,阳光入射方向,附近有否热源,超声源(空调机、空压机、风扇、暖气装置等)及电磁场干扰源。

  ④工作条件及室内布局。是否靠近公路、铁路强振动源。有否窗帘、门帘等易摆动或转 动物,室内有否较大的金属物,人工光源的照度及投光方向,室内物品的种类,摆放等。

  (2)室外现场勘察 应调查了解下列各有关因素:防范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地、丘陵、山地、河流、湖泊),防范周界状况(是平地还是丘陵或是山地),植被情况(是否有草、树等 植物),气候情况(包括气温、风、雪、雷、雨、雾、冰、雹等)和土质情况。还应注意周围有无小动物及马类的活动,有否地磁干扰(广播发射机及各种高频设备)。

  3.防盗系统布防模式

  根据防范场所、防范对象及防范要求的不同,现场布防可分为周界防护、空间防护和复 合防护三种模式。

  (1)周界防护模式 采用各种探测报警手段对整个防范场所的周界进行封锁,如对大型建筑物,采用室外周界布防,选用主动红外、遮挡式微波、电缆泄漏式微波等报警器。

  对大型建筑物也可采用室内周界布防,使用探测器封锁出入口、门、窗等可能受到入侵 的部位。对于面积不大的门窗可以用磁控开关,对于大型玻璃门窗可采用玻璃破碎报警器。

  (2)空间防护模式 空间防护时的探测器所防范的范围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当探测到防范空间内有入侵者的侵入时就发出报警信号。

  在室内封锁主入口及入侵者可能活动的部位,对于小房间仅用一个探测器。若较大的空 间需要采用几个探测器交叉布防,以减少探测盲区。

  (3)复合防护模式 它是在防范区域采用不同类型的探测器进行布防,使用多种探测器或对重点部位作综合性警戒,当防范区内有入侵者的进入或活动,就会引起两个以上的探测 器陆续报警。例如,对重点厅堂的复合防护可在窗外设周界报警器门窗安装磁控开关,通道出入口设有压力垫,室内设双技术报警器,构成一个立体防范区。

  复合防护有如下特点:

  当在防范区有入侵者进入或活动时,就会使临近的探测器先后报警,这样在控制台上即 可显示到入侵的地点,也可显示入侵者的路径及行踪。

  在防范区多种探测器先后产生报警信号时,它们互相之间起到报警复合作用,提高了报 警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一)电视监控系统基本结构

电视监视系统依功能可以分为:摄像、传输、控制和显示与记录四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图6-6-8所示。


图6-6-8  电视监控系统的功能关系

  摄像部分是安装在现场的,它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和电动云台,它的任务 是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传输部分的任务是把现场摄像机发出的电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它一般包括线缆、调制 与解调设备、线路驱动设备等。

  显示与记录部分把从现场传来的电信号转换成图像在监视设备上显示,如果有必要,就 用录像机录下来,所以它包含的主要设备是监视器和录像机。

控制部分则负责所有设备的控制与图像信号的处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控制的种类如图 6-6-9所示。


图6-6-9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控制的种类

  电视监控系统的规模可根据监视范围的大小,监视目标的多少来确定,监视系统的大小 一般由摄像机的数量来划分。

  (1)小型电视监控系统 一般摄像机数量<10个。

  (2)中型电视监控系统 一般摄像机数量在10~100个范围内。监控系统可根据管理需要设置若干级管理的控制键盘及相应的监视器。

  (3)大型电视监控系统 一般摄像机数量>100个,它是将中型监控系统联网组合而成的,系统设总控制器和分控制器进行监控管理。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构成如图6-6-10所示。


图6-6-10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构成

  (二)电视监控系统设备

  1.摄像机

  根据摄像机的性能、功能、使用环境、结构颜色等有以下分类。

  (1)按性能分类

  ①普通摄像机:工作于室内正常照明或室外白天。

  ②暗光摄像机:工作于室内无正常照明的环境里。

  ③微光摄像机:工作于室外月光或星光下。

  ④红外摄像机:工作于室内、外无照明的场所。

  (2)按功能分类

  ①视频报警摄像机:在监视范围内如有目标在移动时,就能向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安全管理  建筑  智能  安全施工工程建筑 - 安全施工